【科技兴国】先行先试,中关村掀创业潮-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科技兴国】先行先试,中关村掀创业潮
来源: 2021-06-18 12:23 合肥创业网
  【历史瞬间】

科技园区 吹响号角

1988年8月6日,北京展览馆剧场,原本容纳三千人的会场里,熙熙攘攘的听众挤满了走廊过道。在这场面向中关村科技人员、企业的政策宣讲会上,一系列鼓励技术人员大胆创业的优惠政策发布,并在此后被科技人员们亲切地称为“试验区十八条”。

此前一天,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对外办公。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园区,也吹响了科技生产力从高校院所奔向广阔市场的“号角”。

中关村波澜壮阔的风云激荡自此开启。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关村旧貌。

先行先试

中关村掀创业潮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党和国家的决策支持下,中关村聚集了一流高校数十家、科研院所上百家,成为中国真正的“科技心脏”,人才密集度不逊于硅谷。

然而,院所高校的丰富资源,却很难越过围墙,与中关村的产业发展形成关联。“四季青的蔬菜远比科研院所的成果有名气,当时海淀区的支柱产业,科技含量最高的还是锅炉厂。”原试验区办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广回忆。

如何激活院所高校长期沉淀的宝贵科技资源,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窘境,成为当时困扰中关村乃至全国科技发展的紧迫问题。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成立,堪称科技界打破条条框框的破冰之旅,不但催生了一大批知名企业,也让中关村从此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科技试验区破冰之路

1988年春夏之交,《北京日报》上刊登的一则招聘启事,让时任北京市医药总公司总工程师、常务副总经理的胡昭广心潮澎湃: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本着选贤任能原则,面向全市公开招聘。他随即决定,辞掉手中原有的稳定工作,去竞聘!

“我想到这儿来干一番事业。”在竞聘现场,胡昭广说。令这位中年人热血沸腾的事业,是探索解决一个令中国科技界苦恼了多年的难题——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的重要论断,令科技工作者振奋不已。当时在海淀区政府支持下,新技术公司开始在中关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靠近今天北四环一带,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企业相继成立,逐渐形成国内最大的计算机与电子产品集散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7年12月,中央联合调查组进驻中关村,一个月后拿出一份《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电子一条街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不占用国家财政拨款,却创造和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报告直接促成了我国第一家科技园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成立,也决定了中关村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未来发展之路。

试验区办公室亮相当天,美联社从北京发出消息并评论:这是政府“正式承认了这些科学家们自动自发地工作”。

试验区贵在“试验”

与胡昭广一样,50个经过竞争最终入选的中青年会聚到海淀区委办公大楼二层,个个朝气蓬勃。“试验区的牌子挂起来,旧桌旧椅搬进来,连个简单仪式也没有,试验区办公室就‘开张’了。”胡昭广说。

随着“试验区十八条”发布,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为科技改革旋涡的中心,极速运转起来。

然而,旧体制与新理念的激烈碰撞下,试验区的破冰之路挑战重重。

用友软件创始人王文京,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岗位辞职创业,在工商注册时却无法成立公司,只能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

王文京当年的窘况只是难题的冰山一角。科技人员创办企业的产权界定问题、知识如何作价、政府扶植基金归谁……这些科技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制约,都需要探索出创新的解决办法。

以财会制度为例。试验区的企业属性各异,有的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的从属于国营企业,有的是全新的民营科技企业,会计制度多达39种左右。为了建立统一的财会制度,主管部门、国内顶级财税专家进行了详尽的考察认证。但按规定,一项新的财会制度必须经过四年左右的实践,才能获得批准。

四年,试验区和企业都等不及。“试验区贵在‘试验’二字,我们就在试验区里做试验,自己先批。”胡昭广回忆。就这样,一个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财会制度,在试验区里执行了。庆幸的是,该制度在四年后被财政部认可,并在全国科技园区推行。

成为科技创新高地

新旧体制的碰撞下,如何处置“违规行为”,也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

198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其中企业只能“销售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的规定,成为靠“技工贸一体化”起家的中关村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何既把企业保护起来,又不违背政策规则?负责执行清理整顿公司任务的试验区工商所工作人员反复琢磨。最终,试验区工商所对《决定》有关条款进行了解读:将“销售本公司生产的产品”改成了“销售开发后的产品”。借助“开发”这个概念,只要企业参与了产品开发,哪怕只有一个小零件是自己装上去的,这个产品就算是“开发后的产品”。

“在最需要突破的政策上,千方百计设法突破;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帮他们一把。”胡昭广说。

到1999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之际,园区企业已经从146家增加到4525家,总收入从9亿元增至407亿元。如今,中关村进一步成为媲美硅谷的全球创新高地,北京也成为全球拥有最多独角兽企业的城市。

“过去500年里,世界科技中心先后在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等五个国家中转移,大约100年左右转移一次。美国作为上一轮世界科技中心已经100年了。下一个会是谁?”在胡昭广看来,为应对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剧烈竞争,中关村应努力在科技创新上做出更大贡献。



今天的中关村街景。

【记者手记】

大胆试错 创新不止

随着北京市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成立,以中关村为试验田,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展开。试验区的成立,不仅是中关村腾飞的基石,也是我国科技改革创新史上的里程碑。

人们在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标志性事件时,曾将中关村与安徽凤阳的小岗村相提并论,说“南有小岗,北有中关”。连接它们的,是大胆试错的精神。

时势造英雄。在中关村,有一种时势从未改变,那就是创新、突破。第一家中关村(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第一家技术成果占出资比例100%的企业,第一家不核准具体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企业,第一家个人独资企业、第一家进入科技园区的私营科技企业,第一个港澳台在大陆地区的个体工商户,第一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家股份改革试点企业……在过去的40多年中,中关村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

这些第一并非偶然,靠的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关村精神:大胆试错,敢为天下先。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关村担负着时不我待的重任。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前,这种精神将继续推动中关村高举创新发展的旗帜,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