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座让人来了不想走的城市——从创新创业办事流程再造看城市“软实力”-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合肥,一座让人来了不想走的城市——从创新创业办事流程再造看城市“软实力”
来源:合肥日报   2018-09-20 11:36 合肥创业网
  导语:来了合肥,才能了解合肥;工作在合肥,才能体会到她不断向上的活力;生活在合肥,才能真正感受到这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究竟体现在哪里?

  或交通便利,或政策优势,或发展环境……

  毋庸置疑,发展环境是最重要的。只有优化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一座城市才能真正迎来希望的春天。

  众多人才来肥创新创业,首先打交道的便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他们需要办理社保参保、转入档案、人才认定、政策扶持等各类手续。

  如何让这些办事流程更为便捷,更好地服务人才在肥创新创业?自今年5月起,市人社局坚持问题导向,以“互联网 政务”建设为契机,推动各项业务流程再造,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结时限、提高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网上审批不见面”。

  “一次不用跑”业务,从12项增加到25项;“最多跑一次”业务,从28项增加到58项;“即时办结”业务,从44项增加到58项。与之相对应的是,办事群众提交材料减少、办事流程减少、办结时限减少。

  办事流程做“减法”,优化服务做“加法”。流程再造的“三增三减”,彰显出合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的决心和气魄。

  “细微之处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发展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

  来了合肥,才能了解合肥;工作在合肥,才能体会到她不断向上的活力;生活在合肥,才能真正感受到这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从“来回跑”到“一次不用跑”

  “金九银十”,被称为招聘求职的黄金时期。转眼间,又到了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

  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都陆续走出校门,踏上实习、求职的道路。针对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合肥每年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用于补助他们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相关费用。

  今年,合肥将补贴标准从800元/人提高至1000元/人。贫困大学生方盛就拿到了这笔求职创业补贴。“这一补贴相当于‘雪中送炭’,帮助我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期。”

  像方盛这样领取补贴的还有很多人。截至目前,求职创业补贴发放人数达到1万多人,是往年的两倍以上。发放人数的倍增,源于申报流程的优化。

  “以前申报很麻烦,需要学生到学校提交一堆纸质证明材料,再由学校报送到人社部门。”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有关负责人说,大学生如果在外面实习,就很难抽出时间专门回去跑,无奈之下,也就放弃了申报机会。

  如今,申报求职创业补贴不需要这样麻烦了。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审核。审核成功后,求职创业补贴将直接拨付至贫困大学生的银行卡账户。“这种方式非常便捷,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要为政府的人性化服务点赞。”方盛说。

  让广大高校毕业生感觉方便的,还有档案转入手续的办理。来到合肥工作的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是通过人事代理服务窗口,将档案转入市就业人才中心。

  进入暑期,市就业人才中心人事代理服务窗口便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不过,今年暑期,该中心人事代理服务窗口安静了许多,但办理档案转入手续的人数并不少。

  自7月以来,市就业人才中心已接收省内外高校毕业生档案达1.8万多份。其中,大部分手续办理都从“网下”转向了“网上”。

  “以前,高校毕业生办理档案转入手续比较复杂,必须提前到窗口开具调档函,随后回原单位办理档案调出手续。”该中心人事代理服务部部长袁庆黎说,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 政务”,开通网上办理系统,高校毕业生在网上轻点鼠标,即可顺利实现档案转入。

  “从‘来回跑’到‘一次不用跑’,体现了政府的办事作风与服务效能。就从这点来看,选择合肥绝对没错。”从外地来到合肥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李晖说。

  服务做“加法”流程做“减法”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创新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继去年6月推出“人才新政20条”之后,今年4月26日,合肥再推“养人新政”,坚持在“引人、留人、用人”上下功夫,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来肥创新创业。

  究竟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人才又该如何界定?因此,人才认证环节必不可少。

  “人才认证,一般需要学历学位、劳动合同、获奖证书等相关材料,加起来估计厚厚一摞。这些顶尖人才工作繁忙,让他们抱着材料来回跑,既不现实,也不合适。”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工作人员任清智说。

  如何让人才认证流程更便捷?今年6月,市人社局依托房产、国土、公安等相关单位提供的数据,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发“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系统”。

  “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登录系统,在网上填写申请表、上传证明材料,我们在网上审核,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任清智简要介绍了网上申报流程。

  在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项目总监的顾运辉,就是通过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系统进行申报,历经单位初审、县区人社局复审、市委组织部及人社局终审等流程,最终被认定为D类高层次人才。

  顾运辉之前供职于省外一家外企,正是看中了合肥的发展环境,毅然来到合肥工作。“合肥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政策很好,认定过程也很方便,还可以在线查看办理流程,不用我们自己来回跑。”前段时间,顾运辉拿到了高层人才分类认定证书。

  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系统上线3个月来,全市已有328名高层次人才通过该系统进行了认定。根据人才认定情况,合肥将给予各类人才针对性政策扶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

  在产业扶持和人才扶持政策上做“加法”,在办事环节和审核程序上做“减法”,合肥不断创新人才服务保障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时至今日,合肥集聚了一大批国内顶尖人才。他们扎根在各个领域,为合肥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汗水。

  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搞定”

  不论是新落户企业,还是新入职员工,都得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以往,都是企业带着相关资料到市社会保险征缴中心窗口办理。遇到忙碌的时候,排队是常有的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在肥新注册企业数逐年递增,参保单位及职工数同步增加。目前,合肥城区拥有参保单位6.7万户、参保职工180万人。其中,今年1~8月,新增参保单位1.1万户、参保职工25万人。

  如此众多的参保单位,如果全部集中到一处办理手续,“拥堵”不可避免。

  针对这一情况,今年5月,市社会保险征缴中心在城区设立了4个分中心,实现业务全城通办。参保企业可以就近选择任一分中心办理业务,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

  “所有分中心实行综合柜员制,将各业务职能窗口整合成综合柜员制,做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市社会保险征缴中心工作人员史菊鲜说。

  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搞定”。

  依托“互联网 ”,市人社局推动职工保险参保业务流程再造,实现6项业务办理“一次不用跑”,即单位职工新参保、单位职工续保、单位人员减少申报、单位和个人参保缴费证明出具、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单位职工权益对账单发放。

  这几年在肥安家落户的企业职工,几乎都有过打印社保证明的经历。“当初,参保职工必须到窗口排队办理,等上一两个小时很正常。”史菊鲜说,为此,中心在市社保办事大厅设置了社保自助查询打印机,让群众自助打印。“一开始设置了4台,但由于办理量太大,机子超负荷运转,坏了好几次。”

  既要增加自助查询打印设备,也要推出网上办理。今年1~8月,办事群众上网自助打印社保证明达79万人次。“只要有互联网,参保职工在家里都能打印。”史菊鲜笑着说。

  “推动办事流程再造,关键是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的思维贯穿始终。”作为各项业务流程再造的“执行者”,市人社局法规处处长李志胜说,我们必须从问题着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网上审批不见面”,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作者:黄伟迪 许超众)

来源:合肥日报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