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创新创业新时代 留学人员扛起新使命-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展望创新创业新时代 留学人员扛起新使命
来源: 新华日报 2018-02-14 09:30 合肥创业网
      “回国,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江苏艾尔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国平此言一出,立时迎来热烈掌声与集体共鸣。无锡市2月5日举行留学人员新春座谈会,海归们展望新时代新希望,也把新使命新作为扛在肩上。

    科研还是创业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今年是我回国创业的第十一个年头。过去十年,我最骄傲的事情,就是为咱们中国创造一个没有天花板的全新行业——塔格糖,让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放心地吃糖。”

    说起十年回国创业路,无锡甘泉医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义俊,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2008年,徐义俊从加拿大回国,在无锡市惠山区创办一家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产品就是塔格糖。这种天然的稀有单糖,与蔗糖甜味特性相近,但却具有几乎为零的血糖指数,低热量,非致龋性和益生元活性。目前,全世界仅有两家企业具备塔格糖规模化生产能力。今年初,徐义俊在惠山区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拿下30亩土地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

    同样是回国创业,同样从事生物医药,盖伊亚生物的创办人杨军还刚刚起步。2011年,杨军以“2011创新中国”无锡5强的身份,将他的创业公司落户在无锡。几年下来,杨军坚持以技术驱动产品,以产品驱动市场,虽然一路艰险充满挑战,总算在再生资源领域站稳脚跟。然而回望来路,杨军却坦承,如果可以重来,他不会选择自主创业,“我还是更适合做一个基础研究者”。

    记者发现,对于今天的海归们来说,回国,是无需犹豫的决定;但回国干什么,却是一个不容易的选择。江南大学统战部副部长秦永和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对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巨大。海归回到国内高校任职,可以专心科研,培养人才;回到地方创业,可以学以致用,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取决于海归自身的特质和内心的需求。”

    信国家、靠自己

    做创新创业“价值担当”

    2017年,对于留美海归倪晓宇来说,是一个丰收年。他和小伙伴们开发的“晟能售电综合能源服务平台”获得无锡年度创客大会二等奖,拿下30余个直购电订单,售电服务意向代理量超过50亿度。“创业不易,技术、产品、资金、市场、管理,任何一个环节没解决,创业就走不下去。可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要坚持。”

    融资难,是海归创业之初面临的最大挑战。“找钱,是我最头疼的事。”徐义俊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生物医药行业资金投入大、周期长,政府提供的引导资金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为此,他与各类创投、基金频频接触,但对方提出的“以股权换资金”的条件每每令他踌躇。“多元投资能解燃眉之急,但也会慢慢侵蚀企业的个性。如果企业活下来,却变成我不认识的样子,这可不是我创业的初心。”徐义俊说。

    从单纯的科技人员转换成八面玲珑的企业家,海归不仅要在实验室埋头苦干,更要在市场中逐浪拼搏。“千人计划”专家廖秀高,最近准备将他领衔开发的人工晶状体产品推向国内市场,但国内医疗行业的高门槛让他费了不少劲。无奈下,他向地方政府求助,希望在市场推广方面获得一些帮助。

    “海归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相信各级政府部门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解决。但企业自身的运营,还是应该交给市场。”倪晓宇直言,既然选择回国创业,就要相信中国的未来,也相信自己的能力。“没有挑战,怎么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呢?”

    自信直面挑战,加上各级政府支持,一大批海归在创业路上越走越稳。截至去年9月底,无锡全市在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企业共有1264家,其中,529家已产生销售收入,实现收入164.6亿元,同比增长17.7%。有17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117家企业超千万元。

    产才融合建高地

    城市引才当有“大智慧”

    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无锡市有3位外国专家入选江苏“外专百人计划”,4个项目入选国家高端和重点引智项目,10家单位入选首批“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各类项目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均名列前茅。

    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科教资源并不“富余”的城市,何以能吸引这么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落户?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林茂松介绍,近年来,无锡突出产业发展导向,着力构建产才融合新机制。围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无锡推出“太湖人才升级版”,加大奖励扶持力度,突出人才与项目、企业、产业的融合发展,让一批高层次人才在无锡找到“发力点”。

    “中小城市在政策力度、人才供给等方面无法与北上广综合比拼,但在某些特定领域、某个优势产业可以重点突破,形成比较优势。”“千人计划”专家、中船重工702所副总工程师程小明认为,中小城市引才,要结合地方特点,打好服务“精准牌”。以无锡为例,面广量大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旺盛,如果和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就有望吸引一批行业顶尖人才,形成几个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随着城市间引才竞争日趋激烈,专业化、个性化的人才服务成为各家比拼的焦点。而对很多海归来说,最终打动他们的也许只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无锡威卓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继中说:“几年前,我受无锡的邀请,把在国外生活的孩子接回来,参加高层次人才子女夏令营。孩子玩得非常高兴,也非常喜欢这座城市。这最终促使我把回国创业的落脚点放在无锡。”(马 薇)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