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最好的 投资创业地-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合肥是最好的 投资创业地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1-22 09:17 合肥创业网
      这是一场科学界的“武林大会”, 每位“千人计划”专家都身怀绝技,是各自行业内的“高手”。虽然他们所研究领域不同,却因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而坐到了一起。

    作为“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活动的一部分,1月21日,“创新之都”高峰论坛如期举行。论坛上,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党政领导,围绕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就经济发展、人才建设、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等热点问题展开对话、交流和互动。

    合肥是个人才的“强磁场”

    人物:青年“千人计划”专家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磁共振生命科学部副主任 刘青松

    刘青松是“哈佛八剑客”之一,他不是合肥人,谈到自己选择合肥落户的原因,刘青松把原因归于“合肥是人才的强磁场,是一个吸引人才,也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

    刘青松说,他看中了合肥的“人文环境”。“留在合肥发展这几年,让我感觉到安徽、合肥特别注重人才的发展。”刘青松说,像他今年不到40岁,就参与了一个上亿的项目,这是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巨大鼓舞。“合肥是一个吸引人才,也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刘青松说。

    他要为合肥过去取得的成绩“点赞”,为合肥未来的高速发展疯狂打CALL,希望与合肥共同成长。他建议,合肥的引才引智可以更加“国际化”,不仅要吸引国内人才落户合肥,还要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

    合肥建世界上最先进的光源集群

    人物: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 陆亚林

    “当前,我正在做的工作就是全力推进在合肥建立一个先进光源集群。”陆亚林介绍,这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光源集群,并将配套三个自由电子激光和一个小型光源。

    先进光源因其面向多用户、多学科、全谱段的强大支撑能力,成为国内外众多科学中心必不可少的核心设施,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中心无“光”不“亮”。

    陆亚林介绍,合肥先进光源是世界上唯一的、位于中低能区、具有鲜明衍射极限及全空间相干特色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先进光源的储存环周长将达到500~700米,可同时容纳60~70个实验线站,并将集成与相干性密切关联的系列先进测量技术,为量子信息与量子材料、能源与环境、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物质与生命交叉等领域前沿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科学机遇。

    将用“国产”传感器观测大气环境

    人物: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建国

    刘建国说,在科学岛上有许多了不起的东西,比如世界最高水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小太阳”,以及稳态强磁场等科学装置等。

    “预计在今年5月,科学岛将再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刘建国透露,今年5月份我国将发射一颗卫星,在这颗卫星上有6个载荷,其中3个主载荷是由科学岛负责研制。

    “这个卫星发射后,我国可以第一次实现用自己造的传感器,观测全球的污染气体、温室气体以及大气颗粒物。”刘建国说。

    记者了解到,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计划建设的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研究设施,主要是揭示我国城市和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理并量化其环境影响,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该项目将验证地球大气物理化学过程、探索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理,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大气环境物理研究中心、大气环境探测技术研发基地、大气环境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合肥打造“创新之都”令人震撼

    人物: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 张绪穆

    张绪穆是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系主任。

    作为化学化工方面的专家,张绪穆说自己的研究“很接地气”。“我是研究重大药物的绿色合成的,主要是针对通用名药。”张绪穆说,国际上研发一种新药,从立项到临床完毕大概14年,接着是6年的专利保护期。在专利保护期过后,所有的人都可以生产,这个时候这种药就有了一个专有名词——通用名药,也叫仿制药。因为研发成本大、周期长,中国的药品制造业基本上集中在通用名药领域。

    张绪穆说,药品制造工艺存在用料量大、效率低、污染大的问题,而他要做的就是用绿色合成的方法,大幅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污染,提高药品质量。

    对于合肥正在打造的创新之都,张绪穆表示,合肥的科研基础很好,人才众多,打造“创新之都”令人感到很震撼,建议合肥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抓手,聚集各方人才,推动创新之都建设,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次过来我也想看看,有没有可以开展合作的空间和可能。”

    助推“小太阳”实现人类能源梦想

    人物: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 万宝年

    太阳,地球赖以生存的光热能量之源;人造太阳,则是当代科技追逐梦想的真切旅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就是要通过建造反应堆级核聚变装置,把“人造太阳”从梦想变为现实。

    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万宝年介绍,“人造小太阳”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国家热核聚变实验堆(学名ITER)稳态物理最重要的前期实验平台借助托卡马克装置,首先是要建成等离子体实验堆,其次是要建成工程示范堆,最后研究建成聚变能电站。届时,人类将真正拥有“人造小太阳”,享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新能源。

    万宝年说,目前国内核聚变技术由跟跑、并跑冲向领跑,借助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科学岛核聚变研究也迎来更好的时代。“能源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合肥的科学环境、科研政策等助推人造小太阳的研究,未来海水代替石油将不是神话。”

    为人才的聚集提供一个桥头堡

    人物:“千人计划”专家 联谊会副秘书长 唐珮虹

    创新论坛上,唯一的女教授就是唐珮虹,唐珮虹教授是归国创业的典型代表,现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秘书长。

    唐珮虹是创业先锋,她从世界500强的默沙东公司高级工程师到项目经理,从化工到房地产投资,从房地产投资再到化工与制药,从科学工作者到创业者,从中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回到中国,在她的事业发展中,创新一直都是不竭的动力。

    “创业不是一件易事,就像学习游泳,不能只有理论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去实践,要在现实的环境中接受考验。”唐珮虹说,创业者要有耐心,定下目标,不断学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合肥如何能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唐珮虹表示,合肥要吸引无论是外地还是国外的人才,就需要搭建更多的平台,为人才的聚集提供一个桥头堡。“我们在外地或者国外的人可以帮着组织一些活动,在国外设一个基地或者是一个站,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和桥头堡,作为一个据点把国外的人才给组织起来。”

    “我第一次来合肥,但是能感受到合肥的求贤若渴,对人才的珍惜爱护,希望合肥能更开放,为人才搭设发展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唐珮虹说道。

    “舍得”的合肥欢迎各路人才

    人物:合肥市副市长 朱策

    “这么多年来,合肥在科技创新上有两个字,那便是舍得,尤其是在基础科学研究、在人才引进上、在产业发展上、在放管服、简政放权上舍得投入。”在创新论坛上,合肥市副市长朱策的一番话,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共鸣。

    朱策介绍,一直以来,合肥充分发挥科教基地人才资源集中、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对照沪宁杭等先发地区的新政策、新举措,瞄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新目标、新定位,认真落实省“人才30条”“合肥科学中心人才10条”,出台了《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自2017年起,合肥正式实施人才发展“6311”工程,即,5年内安排不少于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经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力争新引进及培养各类人才,以人才优先发展打造新一轮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各类人才中,“两院”院士108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52人。

    对于高峰对话中,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朱策表示感谢。他说,合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是一个创新的天地,欢迎各路科技大咖来肥创新创业。“合肥这些年来的发展始终与我们的经济建设融合在一起。科技创新作为我们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撑了我们这些年的高速增长。”此外,合肥在科技创新上舍得。在基础科学研究、在人才引进上、在产业发展上、在放管服、简政放权上舍得投入。

    “合肥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包容的城市,有创新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创新的天地,我们也欢迎各路英豪积极参与到、投身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来。”朱策说道。

    量子通信获新突破

    潘建伟团队完成人类首次洲际量子通信

    本报讯  1月21日,“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活动——“创新合肥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题论坛举行,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作主旨报告,与参会者分享了量子方面的研究成果。

    同时,记者从中科大获得的最新消息,潘建伟团队再次带领“中国队”取得量子通信又一突破,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为未来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与奥地利科学院塞林格研究组合作,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该成果将为未来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基于卫星平台的量子通信是构建覆盖全球量子通信网络最为可行的手段。2011年底,中国科学院与奥地利科学院在北京签署“洲际量子通信”合作协议,计划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在实验中,“墨子号”分别与河北兴隆、奥地利格拉茨地面站进行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通过指令控制卫星作为中继,建立了兴隆地面站与格拉茨地面站之间的共享密钥,实验中获取共享密钥量约800千比特位。基于共享密钥,采用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中奥联合团队在北京到维也纳之间演示了图片加密传输。结合高级加密标准AES-128协议,每秒更新一次加密密钥,中奥联合团队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维也纳的加密视频通信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成功举行了75分钟的中国科学院和奥地利科学院洲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

    “墨子号”卫星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面站之间实现成功对接,表明通过“墨子号”卫星与全球范围任意地点进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与普适性,并为形成卫星量子通信国际技术标准奠定了基础。

    目前,该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1月19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蒋瑜香/文 牛国梁/图)

    看中的是合肥创新创业的环境

    “千人计划”专家姚力军分享创业故事

    “合肥是最好的投资创业地,合肥是全球最好的风投。”在“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活动——“创新合肥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题论坛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江丰电子公司的董事长姚力军做主题为“投身时代潮流 追逐创业梦想”的主题演讲,分享自己创新创业故事。

    海归回国投身创业梦想

    二代身份证里的芯片、iphone手机里面的芯片、汽车电脑里的控制芯片……提起芯片,姚力军满满自豪感,他们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批量生产主流芯片制造用溅射靶材的电子公司,目前除了三星之外,他们的产品卖到了世界上所有的电子公司。姚力军,这位充满热情的东北大汉,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成功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在他的身上,是一代出国求学、工作,满怀一腔热情回国创业的海归们的缩影。

    姚力军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2005年夏天,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日本广岛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的他毅然地辞去了跨国公司的高管职位,带了20个集装箱和1个散货船的设备回到祖国,同时带了2名海归博士和6名日籍员工,回到浙江省余姚市创立了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怀着“产业报国”理想的姚力军,从一开始就把公司的创业理念确立为:填补国内空白,把完全依赖进口、中国从未生产过的半导体用溅射靶材制造出来,实现产业化,为国家半导体产业护航。他下定决心,要让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材料“溅射”出“中国制造”的光芒。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为合肥 “创新之都”打CALL

    “我国芯片行业在2000年前后与国际上的差距相当大。当时我国几乎没有具有规模、像样的芯片厂,只有中芯国际才刚刚准备建设。我2005年回来时也只有几个初级的芯片厂,芯片行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本人和美国人手上,我国相关产业长期依赖进口。”姚力军至今记得自己选择回国创业时,朋友和同事对他的不解与不舍,可他没有动摇,“半导体芯片是所有行业的基础,不然软件无法发挥任何作用。中国半导体产业有需求有前景,我们回来就是要填补国内芯片行业空白。”

    十年磨一剑创业开花结果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姚力军介绍,在自己创业初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江丰电子在前几年几乎都是亏损的状态,虽然这种情况在高科技创新企业中是常见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尤其是全民创业的浙江来说,压力很大。

    姚力军说,江丰刚成立时,国内芯片客户没有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人对江丰能否持续做靶材抱着怀疑的态度。此外,创业初期,还面临着资金的压力,股权融资、团队文化架构、经营战略调整等一系列的问题,“高科技创业企业前五年基本都面临着这样的压力,所以对于这样的企业,政府和社会都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环境。”

    克服压力,作为全球掌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度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核心技术的著名专家之一,创业十余年,姚力军带领他的团队将江丰电子打造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超高纯度金属溅射靶材研发生产基地,产品可以与跨国公司一较高下,去年成功上市。

    “创业是艰辛的,要求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承受各种压力不放弃,向智慧和体力极限挑战。”姚力军说道。

    合肥是最好的投资地

    2017年,姚力军来到合肥,在合肥新站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建厂。他说,选择合肥,看中的是合肥创新创业的环境,是合肥市政府的服务,更是众多大企业的吸引,如京东方、晶合等大型企业。

    近年来,合肥平板显示和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京东方成功落户合肥,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缺屏之痛”,晶合集成项目选择合肥,消除了“少芯之难”。不仅如此,项目还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而来,打破国产面板芯片几乎全靠进口的局面。姚力军就是看中了合肥的产业优势,来到合肥投资兴业。

    “感谢合肥,合肥有京东方、晶合等很多优秀的企业,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我们新建厂房就设在京东方附近,生产的产品今后专供京东方等企业使用。”姚力军说,从合肥引进京东方等优秀企业来看,合肥是最好的投资土地,是全球最好的风投。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蒋瑜香/文 牛国梁/图

    来源:合肥晚报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