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成合肥首个“中国淘宝村”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做电商年销售额数千万-合肥创业网 合肥市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网站 百帮在线

龙塘成合肥首个“中国淘宝村”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做电商年销售额数千万
来源:江淮晨报 2018-01-19 10:36 合肥创业网
  

去过上海、广东打工,大学毕业生赵承昆然后带着技术回乡创业做电商,在老家肥东县龙塘村扎根,生产加工、销售藤椅,年销售额达2000万;并用了两年时间,将自己的淘宝店铺做到该平台同类销量前十。近日,肥东县龙塘村跻身“中国淘宝村”行列,也成为合肥市首个“淘宝村”。

销售藤椅等产品,紧跟“互联网+”潮流,今年刚满30岁的赵承昆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他与合伙人袁同帅一起创办的“恋尚藤生活馆”是这个“村”的典型代表。“资金、人脉,所有创业者遇到过的困难我们都遇到过。”赵承昆告诉记者,他们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令人欣喜的是,2016年,他们已经实现了800万元的销售额。2017年,他们完成了自己的目标,2000万元销售额。

“其实,对于‘淘宝村’来说,电商企业的销售额与利润比并非全貌,这些年轻的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肥东县市场监管局刘华胜告诉记者。据他对“淘宝村”的调查发现,电商企业的迅猛发展,大大带动了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也逐渐缓解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矛盾。赵承昆的工厂就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017年,赵承昆果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工人。“我们现在的厂房和仓库一共有2000多平米,五六十个工人。”同在“淘宝村”的张等等也在两年内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从刚开始的40人,到现在的高峰期仓库配货80人,办公室40人。

“电商企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支付方式,二是便捷快速的物流。”刘华胜表示,龙塘村恰恰就有这“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肥东县撮镇,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2017年,该物流园发货量达2.1亿件,收入累计达14亿元。“淘宝村”的电商企业大多都因为这个物流园区,将自己的“巢穴”建在了龙塘村。“我们原先也考虑过很多地方,最终在龙塘‘定居’,正是因为这里的物流便捷,大大缩减了我们物流成本。”“淘宝村”的一位仓储部主管黄丹丹告诉记者,如今他们依托该物流园区,江浙沪皖基本实现第二天到货,除非特别偏远地区,一般都在三天左右到货。

据悉,该开发区目前已入驻企业360余家,引进超亿元项目40余个,总投资200多亿元,其中包括世界500强普洛斯肥东物流园、深国际·合肥现代综合物流港、宝湾物流(华东)高端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等行业龙头。

 

龙塘为何会成为“淘宝村”?

“淘宝村”里的故事

合肥市肥东县撮镇龙塘村为何会成为合肥市首个“淘宝村”?这个村里人的生活状况如何?江淮晨报记者近日来到这里,带你看一看“淘宝村”里的故事。

村里的企业主

大学毕业闯荡取经后回乡创业

销售渔网、藤椅等编织类产品,紧跟“互联网+”潮流,肥东县龙塘村成为合肥市第一个淘宝村,而赵承昆与合伙人袁同帅一起创办的“恋尚藤生活馆”则是“村里”的典型代表。

赵承昆今年30岁,地地道道的肥东县龙塘村人。2009年,赵承昆从安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之前自己卖过东西,也当过淘宝店主,后来又在合肥上了一段时间班,与袁同帅成了同事。”但后期,因为与公司老板理念不同,二人辞职。2012年,赵承昆来到广东佛山“取经”,希望能从那里搜得一些做电商的“真经”。

经过两年多的历练,赵承昆从佛山带回两个师傅,一起来到龙塘村做吊篮藤椅的生产和销售。2015年8月,他们两人创立了合肥思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6年初,两个年轻人一起开设了工厂,开始了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流水线。

“你们可能不知道,藤椅类产品是被广东佛山垄断的,淘宝上也全部在那边销售。”而他们是合肥甚至安徽省内极少数从事吊篮藤椅产品生产、销售的电商。“那个时候,我们的工厂只有几百平米,加我们俩就几个工人,就这样撑了一年。”赵承昆说,他们的坚持换来了收获,第一年就做了800万元销售额,利润比达到了20%。2017年,他们果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工人。“我们现在的厂房和仓库一起有2000多平米,五六十个工人。”赵承昆说,刚刚过去的2017年,实现了他们2000万元的销售目标。

做渔具年销售额达1.2亿

除了藤椅之外,这个村里还有一样产品名扬四海,那就是张等等和他的5个合伙人创办的渔具公司。六个人都是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同学,学历虽不高,却对电商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创新。

张等等说,他为了创业到过上海、义乌,学成归来,最终选择了合肥,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和机遇。张等等说,从2016年底创办公司至今,他们的销售额已从3000万元到现在的1.2亿元。公司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刚开始只有40个人,现在高峰期仓库配货就有80人,办公室也有40个人。”

目前,张等等已经有5个天猫店、1个企业店铺、3个京东店铺。

 

村里的村民

夫妻档多,离家近还能照顾孩子

32岁的项贤琴正在做藤椅的编织工作,她是龙塘村人。因为要照顾孩子,项贤琴几乎没上过班。“家附近没有能上班的地方,跑远了孩子也没人照顾。”

现在不同了,藤椅的加工厂开到了项贤琴家门口,她不但能工作赚钱,还能兼顾照顾孩子。“这个工作好,就在家门口,也稳定。”更让项贤琴开心的是,老公也和她一起在这间工厂上班。

“大城市打工工资也许是比家里高一点,但如果能在家乡上班,谁愿意往外跑啊。”50岁的肥东人王其云说。

袁同帅告诉记者,单在编织这个环节,就有四对夫妻档,他们在家门口工作,还能每天一起上下班,不用再跑去遥远的大城市打工。

收入稳定,在合肥生根发芽

党树珠今年35岁,是“淘宝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以前在上海开车,一个月挣个7000块钱,但是开支很大,家里的老婆孩子也都照顾不到。”经老乡介绍,党树珠回到合肥,在赵承昆的工厂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现在在厂里做焊接工,每个月工资跟在上海差不多,不过开支减少了,孩子也接到身边了,不用跑那么远去打工了。”

党树珠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一家在合肥买了房,父母也接到了合肥,一家老小都在这里生根发芽。

村里的物流园

2017年发货量达2.1亿件

在龙塘,有一块牌匾,是从阿里研究院寄来的,上面赫然印着中国“淘宝村”五个红色的大字。根据阿里研究院公布的大数据,龙塘村(社区)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或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从采访的两家企业来看,年交易额达千万元已不是问题,但在这里为何能形成全市第一个“淘宝村”,大家尤为关心。

通过与肥东县市场监管局以及“淘宝村”辖区的撮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交流,江淮晨报记者获悉,原来在这里,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2017年,该物流园发货量达2.1亿件,收入累计达14亿元。“淘宝村”的电商企业大都因为这个物流园区,将自己的“巢穴”建在了龙塘村。“我们原先也考虑过很多地方,最终在龙塘‘定居’,正是因为这里的物流便捷,大大缩减了我们物流成本。”“淘宝村”的一位仓储部主管黄丹丹告诉记者。

据悉,该开发区目前已入驻企业360余家,引进超亿元项目40余个,总投资200多亿元。2017年9月26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加挂合肥上海产业园牌子,上演“双城记”,批复明确要求,按照“产城融合、节约用地、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要求,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制造业等产业,借鉴学习上海等发达地区管理经验,全力建成合肥上海双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对外开放平台。

村里的“管家”

市场监管部门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淘宝村”顾名思义,就是让电商在农村生根发芽,带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2017年底,由于阿里研究院的大数据,这个隐藏在肥东县的电商群才逐渐浮出水面。

“咱们龙塘的电商能发展得这么好,同样出乎市场监管部门的意料,因此我们也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帮助他们发展。”撮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不久,“淘宝村”一家新兴企业就遭遇了“职业打假人”的举报。“当时,几起投诉都涉及产品标示不清,但经过我们所详细调查,这个举报非常模棱两可。”最终,撮镇市场监管所对该举报根据相关法律予以回复,职业打假人并无异议。

“举报处理后,我们也给龙塘的电商企业做了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如《新广告法》的处罚起步就是20万元,对于一个新兴电商企业就是致命的打击。”肥东县市场监管局刘华胜告诉记者,对于一些新兴电商企业来说,他们可能不太了解具体的法律法规,并非有意触碰法律红线。“这时,作为监管部门就有义务帮助他们了解法律,规范企业发展中的行为。”此外,针对电商企业普遍关注的注册登记问题、商标申报流程、新广告法的适用、职业打假人的应对等问题,撮镇市场监管所都一一给予详细解答。

原标题:“天时、地利、人和” 龙塘成合肥首个“中国淘宝村”

 

来源:江淮晨报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馦的文章,请用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